black

中国经济史

登录

单项选择题

元末明初时,徐一夔在《织工对》中记叙:元末至正年间,杭州“有饶于财者”,家有杼机四五具,雇工十数人,织工劳动“每夜至二鼓”,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,且可获得“倍其值”的工资。由此可见()。

A.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
B.自然经济在元朝开始解体
C.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
D.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

相关考题

单项选择题 北宋诗人苏轼在《石炭并引》记载:“彭城旧无石炭,元丰元年十二月,始透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,以冶铁作兵,犀利胜常云。”据此推断北宋()。

单项选择题 明清时期,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,出现了收蚕、烘煮、缫丝、制丝、织绸、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。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生产的特点是()。

单项选择题 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,逐渐形成了规矩,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,即当今“规范”一词的原型及原意。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,一直被延续至今,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。这说明()。

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©考试题库网(kstiku.com)

备案号:湘ICP备14005140号-3

经营许可证号:湘B2-201400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