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题
建设单位对某项目实行施工招投标,建设单位的招标文件5月8日开始发售招标文件,到5月22日截止投标。建设单位6月18日发出中标通知书,7月22日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;履约保证金是中标合同价的10%。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:1.A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超过投标文件的最高限价;2.B投标单位是联合体投标,但是没有提供联合体的投标协议共同协议;3.C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没有负责人签字;4.D投标单位提供的投标担保有瑕疵;5.E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格明显低与其他公司投标报价。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按招标公告和投标文件签订了施工合同,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,因法规政策变化导致材料采购价格增加,而且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增加工作量,施工单位要求增加工程量和调整合同价款。
在投标截止前30日,因国家政策变动导致工程量变化,施工单位工程费用增加。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张索赔,是否可行?理由。当合同价格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时,哪些情形可以调整合同价格。
不可行,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期前28天为基准日。因人工、材料和工程设备、施工机械台班等价格波动影响合同价格的,......
(↓↓↓ 点击下方‘点击查看答案’看完整答案 ↓↓↓)
问答题 当工程量清单确定时,适用于什么合同?工程量和价格变动风险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如何分担?
问答题 建设单位招标工作时间安排是否合理?理由是什么?
问答题 简述工程监理的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