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题 下面是某老师在初中物理“牛顿第二定律”一课的教学片段。师: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?生: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,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;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。师:嗯,很好。那如果所受的作用力为零呢?生:那就成了牛顿第一定律了。师:嗯,不错。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。它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。问题:(1)指出该教师的不足之处。(2)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改正教师的问题。
问答题 在初中物理“力”一课的教学中,有下面一个教学片段。师:甲、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,各用力200N,则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?生:0N。师:怎么可能是0N呢?生:甲、乙两个同学沿相反方向拉测力计,大小都是200N,就相互抵消了啊。师:不对,大家拿个测力计试一下,看看示数到底是多少。问题:(1)说明测力计的工作原理。(2)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测力计的原理以及二力平衡,并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做出调整。
问答题 在学习温度计时,某节课上出现了如下的教学片段。师: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,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,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如何变化?生:温度计插入热水中,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。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,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。师:那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呢?生:细玻璃内水银柱上升得高,所以细玻璃温度计示数大。师:不对!测量同一杯热水,温度示数肯定是相等的。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,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,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,但示数应相等,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。问题:(1)指出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合适的举动。(2)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