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项选择题

案例分析题

某地31岁的农村女干部王某于深夜吊死在其卧室邻近室内的房梁上。警方通过现场勘查和调查了解,获取下列事实:
(1)死者吊死的位置,距死者卧室约12步远。
(2)尸检证明,死者颈部索沟呈马蹄形,有生活反应,可以肯定是生前伤。
(3)死者下身仅穿一条裤衩,赤着足,推测死前已经或正准备上床睡觉。
(4)死者脚趾尖上有少许泥土,脚掌上却没有泥土;全身无任何挣扎、搏斗留下的伤痕。
(5)死者死亡当天仍同平常一样做农活,在子女面前也未显出任何不正常情绪。
(6)死者生前作风正派,与其他男性没有任何过密的往来;尸检也未发现奸情痕迹。
(7)死者生前与周围群众的关系非常好,从未与人结过仇怨。
(8)死者室内财物无任何丢失,也无翻动迹象。
(9)死者的丈夫一直嫌死者不漂亮,只是迫于父母之命而成婚;婚后虽生有三个孩子,但其丈夫仍经常闹离婚,死者对其丈夫却总是逆来顺受、委曲求全。
(10)死者死亡前两天,其丈夫就已去县城开会,但是,在发案当天有人在村头上曾见到过他。
根据上述材料,警方对本案性质提出了如下3个假说:
(I)死者因长期夫妻关系不好而上吊自杀;
(II)死者是被人强行吊在绳上窒息死亡的;
(III)死者是被人击昏后背至吊绳处吊死的。

据此以上情况,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()。

A.假说(I)不能合理解释上述已知事实(3)(4)(5)
B.假说(II)可以合理解释上述已知事实(2)(9)(10)
C.假说(III)不能合理解释上述已知事实(6)(7)(8)
D.假说(III)可以合理解释上述已知事实(1)至(10)

相关考题

单项选择题 某夜,某市一妇女在家中被害,作案人拿走了该妇女家中的首饰、现金等财物。现场勘查确认:被害人家的门锁未遭任何破坏;被害人的鞋子摆放有序,她被害前已脱衣入睡。法医鉴定认定:被害人于当晚10时左右被人用锐器杀死,其头部损伤近百处,前胸和腹部损伤10多处,两手损伤30多处,但致命伤不超过6处。据此,最可能提出的侦查假说是()。

单项选择题 生物学家根据蝙蝠在黑夜能快速飞行而不会撞障碍物这一现象,曾提出“蝙蝠能在黑夜中避开障碍物飞行是因其具有特别强的视力”这一假说。由此可以推出:如果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就会撞到障碍物上。科学家为此设计了一个实验:在一个暗室中系上许多条纵横交错的钢线,并在每条钢线上系上铃铛,将蒙上眼睛的蝙蝠放在暗室中飞行,结果没有听到蝙蝠撞上钢线而引发的铃声。上述对假说验证时,运用的推理形式是()。

多项选择题 警方在勘查一起凶杀案现场时发现:在通向杀人现场的必经通道上有一直径约2米的水洼,在水洼前后边缘的地上都留有两种脚印——水波纹底解放胶鞋印和横状密纹底塑料凉鞋印。此外,在水洼左侧还发现有走向杀人现场的解放胶鞋印,但两侧均未发现有塑料凉鞋印。这说明穿解放胶鞋的人是绕行水洼左侧去往现场的,而穿塑料凉鞋的人则是一步迈过水洼去往现场的。于是,甲、乙二位侦查员根据“如果一个人能够一步迈过2米的距离,那么他绝不会是一个老年人”这样的前提(假定该前提为真),分别作出以下侦查推断:甲:“穿解放胶鞋的那个人是一个老年人”。乙:“穿塑料凉鞋的那个人不是一个老年人”。侦查员作出上述侦查推断时(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