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题 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,其中建设期2年。项目建设投资(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)1200万元,第1年投入500万元,全部为投资方自有资金;第2年投入700万元,其中500万元为银行贷款,贷款年利率6%。贷款偿还方式:第3年不还本付息,以第3年末的本息和为基准,从第4年开始,分4年等额还本、当年还清当年利息。 项目流动资金投资400万元,在第3年和第4年等额投入,其中仅第3年投入的100万元为投资方自有资金,其余均为银行贷款,贷款年利率8%,贷款本金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偿还,当年还清当年利息。 项目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(含贷款利息偿还)为900万元,第4~10年的总成本费用均为1500万元,其中,第3~10年的折旧费均为100万元。 项目的投资额、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分别变动±10%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的计算结果见表1-31。 表1-31单因素变动情况下的财务净现值(单位:万元) 表1-32项目建设投资贷款还本付息(单位:万元) 表1-33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(单位:万元) 计算结果除表1-32保留三位小数外,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。 问题: <1>、计算项目各年的建设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额,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-32和表1-33。 <2>、列式计算项目第3年、第4年和第10年的经营成本。 <3>、根据表1-31的数据列式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,并对3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。 <4>、根据表1-31中的数据绘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,列式计算并在图中标出单位产品价格变动的临界点。
问答题 项目计算期10年,其中建设期2年。项目第3年投产,第5年开始达到100%设计生产能力。 项目建设投资8000万元(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),预计75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,5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。固定资产年折旧费为673万元,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,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。 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,均匀摊入成本。 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,在项目计算期末收回。 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.1万吨,预计每吨销售价为7000元,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按营业收入的5%计取,所得税率为33%。 项目的资金投入、收益、成本等基础数据,见表1—11。 表1-11建设项目资金投入、收益及成本表单位:万元 还款方式:在项目运营期间(即从第3年至第10年)按等额本金法偿还,流动资金贷款每年付息。长期贷款利率为6.22%(按年计息),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%。 经营成本的20%计入固定成本(折旧费、摊销费、利息支出也应计入固定成本),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10%计提。 注:表中数字按四舍五入取整数,其他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。 问题: <1>、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。 <2>、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。 <3>、编制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。 <4>、编制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,计算第3年的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,分析项目的偿债能力。 <5>、计算第7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和单价盈亏平衡点,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。
问答题 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,生产期为8年。建设项目建设投资(含工程费、其他费用、预备费用)3100万元,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,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,残值率为5%,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残值。 建设期第1年投入建设资金的60%,第2年投入建设资金的40%,其中每年投资的50%为自有资金,50%由银行贷款,贷款年利率为7%,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。生产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,全部为自有资金。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回收。 建设单位与银行约定:从生产期开始的6年间,按照每年等额本金偿还法进行偿还本金,同时偿还当年发生的利息。 预计生产期各年的经营成本均为2600万元,销售收入在计算期第3年为3800万元,第4年为4320万元,第5~10年均为5400万元。假定销售税金及附加的税率为6%,所得税率为33%,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(Pc)为8年。 问题: <1>、计算计算期第3年初的累计借款。 <2>、编制建设项目还本付息表。 <3>、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。 <4>、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。 <5>、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,并评价本建设项目是否可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