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题 案例: 下面是某教师在“压强”一课中讲授影响压强的因素时的一个教学片段。 教师做了一个小的演示实验,如图用同样大小的力压气球,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,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;用力越大,形变越明显,力作用的效果不同。 教师:压力作用的效果跟什么固素有关? 同学甲: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。 教师:很好,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? 同学乙:与被接触物体的材料、硬度有关。 教师: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? 同学乙:如果这个气球是用铁皮做成的,我们不管怎么按都不会发生变化。 教师:甲同学,你说说。 同学甲:乙同学的观点不对,因为他的说法与书上说的不一样。书上的观点就是和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。 教师:甲同学说的对,压强就是和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,大家一定要记住,这是考试经常考的。 问题: (1)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价。 (2)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,设计一个教学片段,帮助学生学习。
问答题 案例:在初中物理课上,李老师讲授摩擦力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如下。李老师:同学们,大家都玩过滑冰吧,你们是不是发现在普通的柏油路上要比在冰上行走要容易的多,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甲同学:冰上的摩擦力太小,不利于行走。李老师:很好!请坐。乙同学小声说:那为什么穿上溜冰鞋就走得很快,那不是摩擦力更小了吗?李老师:好好听课,不要起哄!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摩擦力。问题:(1)指出上面教学片段中,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,并说明理由。(2)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,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。
问答题 案例:李老师在初中物理“牛顿第一运动定律”一课的教学中,提出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,让学生进行讨论。老师:同学们,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力,也学过物体的运动,那老师想问一下大家,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?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呢?还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,大家思考一下,可以互相讨论。学生甲:我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,学生通过用手移动书的实验来解释。学生乙: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,他没有做实验,用了书上的科学事实来说明。老师:的确,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,大家要把它记住了。学生甲:老师,我认为不对,这本书如果我们对它不施加力,它明明就停止运动了,这显然就是力在维持物体运动的呀!学生乙:书上说了,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。学生甲:可实际情况是确实是维持运动的……问题:(1)针对上述案例,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方面存在的问题。(2)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”的相关物理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