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题
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材料一: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,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进入政府。……他根据董仲舒、公孙弘的建议,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(国立大学),教授五经,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。——樊树志《国史概要》材料二:“孔教”本失灵之偶像,过去之化石……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,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,以求迄今世之生存,则根本问题,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,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,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,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,猛勇之决心,否则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!——陈独秀《宪法与孔教》(1916年)材料三: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,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、评价孔子。——张岱年《老专家谈儒藏》
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指出汉武帝为凸显“官学”的地位做了哪些事情?并概述他的做法产生了哪些影响?
做法: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;建立太学。影响: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。②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......
(↓↓↓ 点击下方‘点击查看答案’看完整答案 ↓↓↓)
单项选择题 下列言论,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()。
单项选择题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,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。在中国,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“主体性”因素主要是()。
单项选择题 1934年,国民党的一位高官批判某历史事件时说:“大部分均系破坏工作,以致吾国固有之文化摧毁无余”。他批判的是(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