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项选择题
A.尊重患者选择,为其实施安乐死
B.考虑患者生命质量和自身意愿,不予积极抢救
C.从人道主义出发,只要有一线希望,都应尽力医疗上的关怀与帮助
D.为患者提供缓解疼痛的姑息疗法
单项选择题 1990年,年轻的特丽因心脏病,导致脑损伤,被医生确诊为“永久性植物人”,并认定无康复可能。15年来,特丽一直靠人工进食管维持生命。1998年,特丽的丈夫迈克尔作为她的监护人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,要求拔去特丽身上的进食管,对其实行安乐死。特丽的父母强烈反对迈克尔的做法。由于特丽在病发前并未留下任何书面文件表达过安乐死的意愿。双方为此在7年的时间里多次对簿公堂,2001年4月和2003年10月,特丽的进食管曾经两次拔下又被插上。无法表达个人意愿的特丽几度徘徊在生死边缘。关于特丽是否应该拔去进食管,最合适的说法是()。
单项选择题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是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,1992年它第一次搬到社区里时,附近上百名居民说这是“死人医院”,堵住门口抗议,医院里的老人们无处可去,只能在马路边坐了4个多小时。创办27年来,这家医院搬迁7次,如今终于在北京的东五环外落脚。这表明,在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中()的重要性。
单项选择题 陈某在得知父亲罹患恶性肿瘤晚期时,选择遵从父亲的意愿,放弃治疗,让其安享最后人生。其父已从医生处得知自己疾病的情况,向其母交代,如果自己出现昏迷或者呼吸心跳停止,不要采取任何抢救措施,适当镇静催眠让其安详地离开人世。根据医学伦理学的知识,以下选项哪项最正确?()